第五六七章 同罪異罰
(1/1)
在心里,李自成其實是贊同高一功的,不僅贊同高一功給田見秀的辯護,而且認為劉希堯的動機確實不純,只不過這種事沒證據(jù),給誰也不會承認,高一功口無遮攔,只圖一時痛快,除了擴大矛盾,什么作用也不起,得給他個教訓(xùn),讓他改改自己這個毛病。
好在高一功只是熱血上頭,并非不通事理,被李自成一罵“嫌我大順亡得慢了”,早已經(jīng)后悔了,這會兒聽到問他怎么說,趕忙答道:“臣弟吵急了眼,口不擇言,雖然無心,卻也總是錯了,甘受陛下責(zé)罰?!?br>
“你這個毛病不是一天兩天了!”李自成呵斥道:“還當自己是在山溝里放羊吶,話拿起來就說?堂堂軍需部提督,正三品大員,已然是朝廷重臣,說話不過腦子可還能行?群臣如果都像你這樣信口開河,不講證據(jù),只憑懷疑互相攻訐,豈不要上下震栗,人不自安?朝堂風(fēng)氣如果變成這樣,雖是忠誠正直之士,亦必心灰意冷,僉懷離貳,那我大順朝豈不要分崩離析,自己就垮下去了?還用什么韃子來打,靠你的口不擇言,無心之過,也就覆亡無日了!”
這話可太狠了!高一功惶恐不安,慌忙跪倒在地,叩首謝罪道:“臣弟糊涂,只圖嘴上痛快,委實沒想這么深,罪孽深重,伏請陛下治罪?!?br>
李自成沒說話,瞥了一眼劉希堯。
他可不是只罵高一功,其實捎帶著也罵了劉希堯,只不過沒把矛頭直接指向劉希堯而已,實指望劉希堯聽話聽音,也能有所戒懼,主動認錯請罪,誰料劉希堯卻無動于衷,兀自站立不拜,讓李自成頗為失望。
但是他不能再多說劉希堯什么了,倒也不是親疏有別,重話只能對自己人說的意思,而是指責(zé)田見秀畏敵怯戰(zhàn)不同于指責(zé)劉希堯覬覦督位,畢竟保守還是激進屬于作戰(zhàn)風(fēng)格的問題,面對同樣的敵情和客觀條件,各人有各人選擇,爭論是在所難免的,即使帶有一些誅心的色彩,也仍然屬于戰(zhàn)略戰(zhàn)術(shù)的范疇,如果不想搞成一言堂,就不能批評得過于嚴厲。
所以李自成只好暫時作罷,又對高一功說道:“妄言誅心這種事不能開先例,否則貽害無窮,著你降為從三品副果毅將軍,任軍需部統(tǒng)制署理部務(wù),你可服氣?”
說了幾句氣頭話就被降了一級,高一功不服氣,但是為了維護皇帝的權(quán)威,他也沒有多說什么,而是叩首說道:“臣領(lǐng)旨謝恩?!?br>
“你起來吧?!崩钭猿牲c了點頭,轉(zhuǎn)頭看向劉希堯。
劉希堯沒想到皇帝的處罰會這么嚴厲,見到皇帝看他,心臟猛地狂跳起來,明明并不在意也被降級,卻不知道害怕什么,仍然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,叩首道:“臣與高一功同罪,請陛下責(zé)罰?!?br>
“你的罪過是主次不分,當止不止,”李自成終于找到了機會,冷聲說道:“鄂南指揮縱有瑕疵,也是白圭之玷,無傷大體,何須吹毛求疵,爭論不休?爭論既已失控,做為一院首腦,又如何不顧體面,口出惡言?就不怕影響你在部下心目中的形象嗎?真不知道怎么想的!大戰(zhàn)之后,兵員器械需要補充、軍心士氣需要鼓舞、平民百姓需要安撫,還有荊州方向等著支援、王光泰所部尚未改編,這么多事都需要你這個參督軍務(wù)使統(tǒng)籌安排,付諸實施,你可倒好,竟然還有閑心跟人斗嘴!你讓朕很失望??!”
遇到這么個咬理兒的皇帝誰能不怕?李自成并沒疾聲厲色,劉希堯卻連汗都下來了,叩首道:“陛下您別說了。您這么一說,臣什么都不是了,簡直就是個混賬。您別臊臣了,臣知錯了。自請免去參督軍務(wù)使之職,以贖罪愆?!?br>
他這是真心話還是反話呀?劉希堯這一辭官,李自成反倒不會弄了,吃不準他是不是消極對抗,頓了頓才說道:“你不當參督軍務(wù)使,那么都督院怎么辦?總不能讓朕親自去管吧?難道你犯了錯,卻要罰朕多干活嗎?”
“臣不敢!”劉希堯慌忙再次叩首,說道:“可是臣犯了錯,不能不罰。當然,都督院不能無人打理,又豈敢勞動陛下親理?不如把田都督調(diào)回來吧,下一步主要就是防守岳州了,不會再有大規(guī)模的運動作戰(zhàn),安排一個制將軍也就足夠了,不論是劉芳亮還是袁宗第都能勝任,反倒是后方的接應(yīng)和支援更為要緊,臣做這些事并不擅長,還是讓田都督回來為好,臣仍去軍機部專管打仗的事,這樣既處罰了臣,又能各盡其才,請陛下俯允。”
這話很誠懇。
都督院是一個綜合部門,除了作戰(zhàn)之外,還有很多協(xié)調(diào)工作,具有相當濃厚的文職色彩,劉希堯確實不太擅長,當初讓他擔(dān)任參督軍務(wù)使,其實連矬子里面拔將軍都不算,只是李自成誤會了“拆分水師”之后的將錯就錯,原也有些不得已,趁這個機會把他扒拉下來倒也不錯。
但是李自成并沒同意,而是說道:“你能有這個認識,很好,田見秀也可以回來,但是這個參督軍務(wù)使你非當不可,別想給朕撂挑子!至于給你的處罰嘛,罰俸半年,記大過一次!你起來吧。”
劉希堯懵了,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,張著嘴巴看向李自成,也不知道該不該領(lǐng)旨謝恩。
李自成問道:“怎么著?你不滿意?”
“臣不敢,”劉希堯一個激靈,趕忙答道:“可是,既然高……既然國勛(高一功字)被降了品級,臣也應(yīng)該降級才對。這個處罰是不是……是不是有點……”
“有點不公平?”李自成笑了起來,看了看高一功。
高一功心領(lǐng)神會,趕忙說道:“雷霆雨露,莫非天恩。這件事因我而起,本就是以下犯上,又是國戚,理當加重處罰。參督不必猶豫,趕快謝恩吧?!?br>
是這樣嗎?劉希堯完全暈了,心里說不上來是種什么滋味,懵懵懂懂叩首謝恩,起身和高一功一起退出了御書房。
李自成則派人召來了尚宮局尚宮姚書翠,說道:“你讓典計司支一千兩銀子,不要聲張,送到國舅府上,只說是朕賞給他的就行,別的無需多言,國舅自然明白。”
好在高一功只是熱血上頭,并非不通事理,被李自成一罵“嫌我大順亡得慢了”,早已經(jīng)后悔了,這會兒聽到問他怎么說,趕忙答道:“臣弟吵急了眼,口不擇言,雖然無心,卻也總是錯了,甘受陛下責(zé)罰?!?br>
“你這個毛病不是一天兩天了!”李自成呵斥道:“還當自己是在山溝里放羊吶,話拿起來就說?堂堂軍需部提督,正三品大員,已然是朝廷重臣,說話不過腦子可還能行?群臣如果都像你這樣信口開河,不講證據(jù),只憑懷疑互相攻訐,豈不要上下震栗,人不自安?朝堂風(fēng)氣如果變成這樣,雖是忠誠正直之士,亦必心灰意冷,僉懷離貳,那我大順朝豈不要分崩離析,自己就垮下去了?還用什么韃子來打,靠你的口不擇言,無心之過,也就覆亡無日了!”
這話可太狠了!高一功惶恐不安,慌忙跪倒在地,叩首謝罪道:“臣弟糊涂,只圖嘴上痛快,委實沒想這么深,罪孽深重,伏請陛下治罪?!?br>
李自成沒說話,瞥了一眼劉希堯。
他可不是只罵高一功,其實捎帶著也罵了劉希堯,只不過沒把矛頭直接指向劉希堯而已,實指望劉希堯聽話聽音,也能有所戒懼,主動認錯請罪,誰料劉希堯卻無動于衷,兀自站立不拜,讓李自成頗為失望。
但是他不能再多說劉希堯什么了,倒也不是親疏有別,重話只能對自己人說的意思,而是指責(zé)田見秀畏敵怯戰(zhàn)不同于指責(zé)劉希堯覬覦督位,畢竟保守還是激進屬于作戰(zhàn)風(fēng)格的問題,面對同樣的敵情和客觀條件,各人有各人選擇,爭論是在所難免的,即使帶有一些誅心的色彩,也仍然屬于戰(zhàn)略戰(zhàn)術(shù)的范疇,如果不想搞成一言堂,就不能批評得過于嚴厲。
所以李自成只好暫時作罷,又對高一功說道:“妄言誅心這種事不能開先例,否則貽害無窮,著你降為從三品副果毅將軍,任軍需部統(tǒng)制署理部務(wù),你可服氣?”
說了幾句氣頭話就被降了一級,高一功不服氣,但是為了維護皇帝的權(quán)威,他也沒有多說什么,而是叩首說道:“臣領(lǐng)旨謝恩?!?br>
“你起來吧?!崩钭猿牲c了點頭,轉(zhuǎn)頭看向劉希堯。
劉希堯沒想到皇帝的處罰會這么嚴厲,見到皇帝看他,心臟猛地狂跳起來,明明并不在意也被降級,卻不知道害怕什么,仍然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,叩首道:“臣與高一功同罪,請陛下責(zé)罰?!?br>
“你的罪過是主次不分,當止不止,”李自成終于找到了機會,冷聲說道:“鄂南指揮縱有瑕疵,也是白圭之玷,無傷大體,何須吹毛求疵,爭論不休?爭論既已失控,做為一院首腦,又如何不顧體面,口出惡言?就不怕影響你在部下心目中的形象嗎?真不知道怎么想的!大戰(zhàn)之后,兵員器械需要補充、軍心士氣需要鼓舞、平民百姓需要安撫,還有荊州方向等著支援、王光泰所部尚未改編,這么多事都需要你這個參督軍務(wù)使統(tǒng)籌安排,付諸實施,你可倒好,竟然還有閑心跟人斗嘴!你讓朕很失望??!”
遇到這么個咬理兒的皇帝誰能不怕?李自成并沒疾聲厲色,劉希堯卻連汗都下來了,叩首道:“陛下您別說了。您這么一說,臣什么都不是了,簡直就是個混賬。您別臊臣了,臣知錯了。自請免去參督軍務(wù)使之職,以贖罪愆?!?br>
他這是真心話還是反話呀?劉希堯這一辭官,李自成反倒不會弄了,吃不準他是不是消極對抗,頓了頓才說道:“你不當參督軍務(wù)使,那么都督院怎么辦?總不能讓朕親自去管吧?難道你犯了錯,卻要罰朕多干活嗎?”
“臣不敢!”劉希堯慌忙再次叩首,說道:“可是臣犯了錯,不能不罰。當然,都督院不能無人打理,又豈敢勞動陛下親理?不如把田都督調(diào)回來吧,下一步主要就是防守岳州了,不會再有大規(guī)模的運動作戰(zhàn),安排一個制將軍也就足夠了,不論是劉芳亮還是袁宗第都能勝任,反倒是后方的接應(yīng)和支援更為要緊,臣做這些事并不擅長,還是讓田都督回來為好,臣仍去軍機部專管打仗的事,這樣既處罰了臣,又能各盡其才,請陛下俯允。”
這話很誠懇。
都督院是一個綜合部門,除了作戰(zhàn)之外,還有很多協(xié)調(diào)工作,具有相當濃厚的文職色彩,劉希堯確實不太擅長,當初讓他擔(dān)任參督軍務(wù)使,其實連矬子里面拔將軍都不算,只是李自成誤會了“拆分水師”之后的將錯就錯,原也有些不得已,趁這個機會把他扒拉下來倒也不錯。
但是李自成并沒同意,而是說道:“你能有這個認識,很好,田見秀也可以回來,但是這個參督軍務(wù)使你非當不可,別想給朕撂挑子!至于給你的處罰嘛,罰俸半年,記大過一次!你起來吧。”
劉希堯懵了,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,張著嘴巴看向李自成,也不知道該不該領(lǐng)旨謝恩。
李自成問道:“怎么著?你不滿意?”
“臣不敢,”劉希堯一個激靈,趕忙答道:“可是,既然高……既然國勛(高一功字)被降了品級,臣也應(yīng)該降級才對。這個處罰是不是……是不是有點……”
“有點不公平?”李自成笑了起來,看了看高一功。
高一功心領(lǐng)神會,趕忙說道:“雷霆雨露,莫非天恩。這件事因我而起,本就是以下犯上,又是國戚,理當加重處罰。參督不必猶豫,趕快謝恩吧?!?br>
是這樣嗎?劉希堯完全暈了,心里說不上來是種什么滋味,懵懵懂懂叩首謝恩,起身和高一功一起退出了御書房。
李自成則派人召來了尚宮局尚宮姚書翠,說道:“你讓典計司支一千兩銀子,不要聲張,送到國舅府上,只說是朕賞給他的就行,別的無需多言,國舅自然明白。”